最新動態 〉全臺首座電池基地啟用,技職助攻綠能轉型
2025-7-05
文字/陳玉鳳 圖片提供/教育部

為呼應國家推動綠色能源與淨零碳排政策,教育部透過「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補助明志科技大學成立全臺首座「能源電池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該基地模擬實際產線環境,整合產官學資源,強化學生專業實作力,並擴大對在職員工與待業民眾的訓練支持,為電池產業儲備關鍵人才。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日前舉行基地揭牌典禮,宣告明志科大電池基地正式啟用。該基地由教育部於二〇二三年度核定補助九千五百萬元建置,致力配合國家推動綠色能源轉型政策,發展電力儲能與交通電動化所需的關鍵人力。

實作場域建置,培育實務人才

明志科大於校園內建置四百坪實作場域,模擬完整產線流程,進行包括材料合成、攪漿塗布、極片製備、電芯組裝、材料分析、電化學分析及熱穿刺安全性分析等全方位專業訓練課程。

在設備上,基地引進業界常用之電池製程設備,建構具實用性與先進性的專業教學環境,讓學生與在職人員得以在模擬環境中學習操作技術、提升實作能力。根據規劃,基地預計每年可培育一百名大專校院學生,並代訓一百五十名產業在職員工,回應電池產業日益迫切的人才需求。

除了學生訓練外,明志科大也與勞動部合作開設專業訓練班,提供待業民眾參與實務課程的機會,並透過就業媒合機制協助學員順利進入產業。此外,學校積極推動跨校合作,邀集臺灣電池協會、工業技術研究院、臺灣科技大學、長庚大學、中原大學、淡江大學等產學研機構,共同開設兼具理論與實務的課程。透過跨校教師研習,讓教師們將產業新知融入課堂教學,進一步縮短產學落差,使學生能夠提早掌握產業趨勢與實作技術。

全臺布建基地,推動技職鏈結重點產業

教育部指出,自二〇二二年啟動「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以來,已與各大學合作投入二十四億元設置二十座重點產業人才培育基地,涵蓋半導體、智慧製造、無人機等產業。除此次明志科大電池基地外,目前已有十二座基地正式啟用,包括新竹半導體基地、臺中智慧製造基地、嘉義無人機基地等,展現教育部強化技職體系與產業鏈結之決心。

以電動車產業為例,教育部已於北中南三區建置四座關鍵基地,對應不同技術面向。其中,明志科大聚焦「電池製造與組裝」技術;崑山科技大學則於近期啟用「晶片模組及充電樁維修製造」基地;臺灣科技大學目前正布建「動力系統技術」基地;雲林科技大學則發展「智慧座艙及自駕系統」基地。四所學校共同涵蓋智慧載具的各項核心技術,形成人才培訓完整鏈結,回應國內產業轉型需求。

未來,教育部亦規劃於二〇二五年至二〇二八年間推動「實作場域設備精進計畫」,持續協助技專校院擴大實作教學空間,強化跨領域師資與課程內容,進一步擴大教學效益,全面提升技職教育品質與產業即戰力接軌程度。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3252232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