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跨域 〉技職再造:緊貼產業心跳
2016-5-06
知識,讓人從跑道外站上起跑線,但決定輸贏的關鍵,卻是能力。 企業競爭,需要善於創新研發的腦,也需要精準操作的實作之手。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自102年推動以來,進行技職教育基礎工程翻修,從高職、專科到技術校院,全面性地進行包含系科調整、課程改造、設備更新、就業促進等工程,以3個面向9項策略,推動臺灣技職教育競爭力,不僅打造學生立即就業力,也為產業人才缺口,找出緩解之計。

【科系對準】 工業類增,復甦產業心跳

臺灣是精密機械第三大出口國,工業人才需求殷切,但基層技術人才出現嚴重斷層。重新瞄準市場需求,近三年來工業類招生名額調增1.8%,逆轉過去成長方向。透過持續調整,對接產業人力需求,讓產業擁有充沛技術人力迎戰工業4.0。


【聚焦產業】即學即用,產業一起動腦調整課程

如何讓課程符合產業需求,是技職教育最大的任務。翻修課程與實務接軌迫在眉睫。累計103學年度共有89校398系科,104學年度有89校390系科,邀請業界一起動腦調整課程,獲得業界極大迴響。目前103學年度成果如下:
1,042門,新增實務課程
1,642門,調整實務課程


【適性擇才】貫徹實作力,面試、術科佔比從3成到近8成

透過多元擇才,讓高職生以實作優先,漸漸重視實作學習。從101學年至今,已有81%科系或學程(2,774個)採取非書面審查入學,尤以電機電子群、設計群、商業與管理群、餐旅群佔比最高。


【設備更新】好設備訓練好人才,掌握最新應用零距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部挹注經費協助學校大規模淘汰、更新老舊設備,總計補助580所高職,以及技專校院230案進行教學設備更新。另一方面也鼓勵產業捐贈最新機台,讓畢業生可以無縫接軌,減少企業培訓成本,總計企業捐贈達369項教學設備,從五軸CNC工具機、自動化機器手臂、複合養殖系統、行動內視鏡開發模組設備等。


【業師親授】產學互動:老師到產業,業師到學校

企業共同參與教學是全球技職教育的重要潮流,透過業師讓教學緊貼產業心跳。104年度各校共遴聘7,031位業師協同教學,較前一年成長10%。其中位於臺南的南臺科大,一年聘用業師即高達435位。而老師到產業研習,則將最新技術帶回教室。
(7,031位業師協同教學、2,520位老師至產業研習)


【產學共培】軟體園區、飛機棚、百貨公司、精密廠房,都是我的教室

近2/3校院以產業學院或產學攜手合作專班,讓大量學生到海內外企業實習、上課。產學攜手合作專班102至104年度共有13,490名學生參加,創造越來越多學生在畢業前,即已取得正職工作。另104年度全台有1,067家企業響應產業學院計畫、8,900多位學生參與,落實產學共培人才的技職精神。


【創新創業】北中南6大區產中心,建立產學合作平台

技術豐沛、熱愛實作,這是典型新創公司最重要的DNA,技職校院兩者兼具。目前共有台科大、北科大、雲科大、高第一、高應大、屏科大6大區域產學中心致力推動創新創業,104學年度上學期共串連78校開設950門相關課程,修課人次達38,750人,鼓勵學生自己創造工作。再者,協助媒合國際發明展、創業競賽獲獎或研發成果技轉及商品化,103年至104年共協助媒合341件。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3256326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