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 〉美國:線上互動教科書融入AI
2017-11-10

不管是臺灣還是國外,經濟學是大部分大學生會碰觸到的一門科目,由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院長格倫 • 哈伯德(Glenn Hubbard)與共同作者安東尼 • 歐布萊恩(Tony O'Brien)寫作的《經濟學原理》(Economics)更是經濟學入門經典。

過去學生總是手捧著一本250美元(約臺幣7,500元)、多達8百頁的厚重課本,與其中的經濟圖表奮戰,這景況在美國已然轉變。

線上媒體《石英》(Quartz)報導,過去3年,兩人致力於將該本教科書轉移到一種被形容為「教育軟體」(education software)的產品上。他們與出版社編輯合作,分門別類哪些內容適合以文字說明、哪些可以用影片或互動方式呈現,並在今年秋天出版這項新的虛擬版本教科書。

這同時也意味著,美國學生每學期的噩夢總算可以宣告終結:無需再長途跋涉到學校書店購買課本,瘦了荷包後,再抱著一堆書回家。根據統計,美國大學生一年要花1,200美元(約臺幣36,000元)購買書籍。

哈伯德認為這本經過反覆修改的教科書,將會帶來教學領域的重大變革。他觀察,學生的學習方式早已不同於他們父母那一代,今年秋天進入校園的學生隨著Google與iPhone一起成長,他們期待的是「內容」能夠與他們呼應。

與只是轉移紙本內容到電子載具有顯著不同,學生買的不是書,而是以90美元(約臺幣2,700元)購買供一學期期間在不同裝置上使用的軟體,新型態的教科書文字量是過去的一半,多的是互動體驗、影片、動畫。該出版社也與IBM合作把AI帶入教科書,當學生掙扎於某些概念時,就會被給予其他的補充教材、額外的題庫,甚至是虛擬家教。透過新科技集結的大數據資料,教授也能得知學生的學習進度,像是每一頁念了多久、吸收的程度如何。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3251867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