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銘傳大學-別再只是「拚張數」,學習曲線更重要
2021-5-06

銘傳大學是推動「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的十七所前導大學之一,是少數在首期即全校所有招生學系皆參與試辦的學校。十一個學院中,六十六個學系組更全面採用評量尺規進行選才,一次全面導入能力尺規。

銘傳大學教務長遲文麗表示,學校在二○一一年通過MSCHE(美國中部各州校院高等教育評審會)認證時,即已規劃在非考試科目的給分,採用評量尺規為計分標準,如口試、專題研究、畢業製作、實習實作等科目。因此,校內老師接受度也非常高。

依評量尺規,看出學生特質與能力

遲文麗指出,銘傳在書審及面試上,皆設有評量尺規,且以能力導向為依歸。書審評量尺規採綜整性的能力導向,重視高中生的多元適性,朝「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的方向選才,並以學系育才特色及業界對專業人才的期許,來找有潛在特質的人才。
她表示,各系需要的能力不盡相同,如企業管理學系普遍要求學生能主動探索、溝通、具備問題解決能力。國際觀光事業學系則需要開朗、願意跟人群接觸、有國際視野、語文能力、敬業態度及服務熱忱等。因此,銘傳不以高中學業總成績為主,反倒是看學生的「學習曲線」是愈來愈進步、維持不變、或到三年級反而下滑等等變化情形。

面試評量尺規則用來評核學科能力測驗及書審無法呈現的能力。考量面向包括高中生的個人特質、能力、科系認同度及專業表現。「這些項目如何配分、口試委員該問哪些問題,才能得到具評分意義的答案,也都在評量尺規的設計考量內,」遲文麗說。

她舉例,如面試委員請學生自我介紹,重點不在「內容」,而是從學生回答的過程中看邏輯、組織與表達能力;問優缺點,看的是學生「怎麼展現優點或減少缺點」的思考應變力;問是否閱讀跟本學系相關的書籍或參與活動,則是觀察學生對學系的認同、興趣展現及參與過程的心得分享。

六個準備建議,讓教授一看就要

「每年我們都邀請高中端百位以上教師進行評量尺規的交流互動,學校也已有超過百位專任教師到高中觀課,」遲文麗指出。學校很用心選學生,更重視評量標準是否貼近高中生的學習脈絡。到高中觀課的老師,回來後會向全校老師分享心得,讓大家了解高中上課內容的改變,藉此增進評量尺規的適切性。

在與高中對話的過程中,遲文麗常被問到:「高中的學習歷程,大學要看什麼?」她強調,老師們最怕那種只上傳報告或筆記,要老師「自己看」的資料。

對於如何準備高中備審資料,遲文麗建議:①重質不重量、非軍備競賽、非積點人生;②重視資料的真實性,是學生自主準備;③注重活動、課程的學習過程反思;④彰顯個人特質、適性發展、多元展能;⑤從活動中看到自己的成長;⑥撰寫備審資料前,上網了解申請學系的評分項目及評分參考,以此準備及撰寫。

遲文麗說,學習成果一定要真實呈現對成果的審思、反饋及心得,即使是發現自己做得不好,也可以是檢討及未來的改進計畫。多元表現上,包括參與社團、服務、辦活動、擔任幹部、參加競賽、檢定、自主學習等,也要跳脫證書「張數」的迷思,呈現具備學系要求的能力及力度。像如果是承辦活動,就要講述如何規劃、執行、成果及學習心得等。「重質不重量,找到自己的強項,按學系要的標準去準備!」她再次強調。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768898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