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陽明大學-產博後路寬廣,創業也是選項
2021-1-05

「為了練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分析模型,我們目前正與多家醫療院所合作,收集從神經內科、急診和眼科而來的眼震數據。」

身為神經元科技四位創辦人之一,王經富已經熟練地掌握媒體採訪的節奏,簡單俐落地說明能夠協助醫護人員快篩腦中風、把握黃金治療期的「眼睛震顫眼鏡」的開發細節。

透過陽明大學產業博士計畫培養出來的王經富,在拿到博士學位之後,沒有進入原先媒合成功的企業,而是選擇以研發替代役的身分,留在學校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並成為穿戴式裝置新創團隊的創辦人之一。

王經富解釋,一方面,他不想就此中斷開發到一半的產品,而原先合作的公司並無研發替代役名額;另方面,經過產業博士的歷練,他希望成為領導者,嘗試自己想開發的實驗或技術。

了解市場所需,從學生時期扎根訓練

對於王經富的選擇,陽明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院長暨生物醫學暨工程科技產業博士學位學程主任吳俊忠教授表示樂觀其成。

「臺灣本土的生醫工程相關企業,大部分都屬於中小企業。相對於一般大企業有專屬研發部門,他們在財務和研發面上的量能明顯不足,非常適合利用產業博士的媒合機制,達成產學合作的目的,」吳俊忠表示。

以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來說,院裡有接近一半、大概六十多位老師,在教育部尚未推動產業博士計畫前,就已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在醫學工程、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光電和物理治療等領域,媒合對相關技術研發、也對產業有興趣的學生參與計畫。

「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清楚從研發技術到產品開發的完整流程,」吳俊忠表示,企業需要的是可以落地成為商品的研究,但大部分老師鑽研的都是創新技術本身,透過雙方的共同指導,學生可以學習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點,對於未來就業或創業都是很大的幫助。

目前修習產業博士學位學程的學生,大多是由指導老師推薦,並協助媒合相關企業。吳俊忠認為,這些學生比較喜歡新奇的事物,也偏好應用面的研究,「以我自己開設全院博士『院級專題討論』核心必修課程來說,攻讀產業博士學位學程的學生比較容易跳脫傳統學術框架,以技術研發為主軸;臨床出身的醫生學生,則很容易以相關使用經驗來挑戰他們,」他觀察。

博士班四年級的林鼎鈞,對於這一點的體驗非常深刻。「我一開始做醫學影像開發時,很容易鑽研在找出腫瘤發展的模型、演算法改寫、追求準確率等問題上。但是透過和業界接觸,才了解市場上需要的是使用者體驗最好、最有法規保障,甚至經過包裝和行銷的產品。」他也因此認知到,一項新技術要發展成解決方案及產品,才是對企業有價值的研發,「這些是一般博士生較難學到的。」

在陽明大學的產業博士養成機制裡,不一定要透過傳統發表論文及期刊的途徑才能畢業,只要參與專利開發或主持計畫,獲得指導老師和合作公司通過,也可以畢業。

因此,王經富以過來人的身分告訴學弟妹:「碩士班畢業,能參與開發的只是別人指定的東西;如果你想看外面的世界,用創新技術走在同儕前面,產業博士是很好的訓練。也唯有這條路,才能讓你早一點做很酷、很潮的東西。」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803824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