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大學社會責任:連結在地 推動改變
2017-11-10

大學的責任是什麼?「除了教育人才、進行學術研究之外,還有以專業知識與技術協助地方、國家共同成長,」多所大學校長談起辦學使命時,都異口同聲指出這項大學責無旁貸的工作。尤其全臺大學在學人口數高達123萬人,這支百萬軍團擁有最豐沛的資源,絕對可以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在南臺灣,成功大學一直是企業最愛大學生排行榜上的常勝軍,成大校長蘇慧貞抽絲剝繭找出原因,發現是成大培育學生的目標,不僅只有追求學術研究的卓越,成大也不斷在創造平臺,促使學生與產業之間有更多連結,尤其與在地產業的對話、合作,攜手共創區域繁榮,因而得到企業認同。

譬如,臺南是漁業養殖重鎮,成大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就以國際產業規格建造出永續水產養殖業基地,並成功選育出具抗白點病毒的草蝦,建立無毒安全的水產技術與養殖場所。成大不獨享成就,也把技術傳傳授給在地漁民,除了可以改善漁業資源的短缺問題,還能提升漁民的經濟收益。

在中臺灣,可以遇見一個龐大的工具與精密機械聚落,從臺中到雲嘉南之間,共有1,500家相關廠商聚集在此,創造出9,000億的年產值。而位處在嘉義的中正大學前瞻製造系統中心便以地利之便,成為這一家家世界隱型冠軍背後的研發後盾,中正除了與世界大廠合作開發技術,更大貢獻是扶植地方中小企業發展,從基層帶動臺灣邁向工業4.0。

全球風潮,臺灣參與

一所大學,可以促成一個產業成長,更可以帶動一個地方的繁榮或創生。
這股大學自發的能量正在全球漫延開。包括日本「地方知識據點推動計畫」、歐盟「伊拉斯摩斯計畫-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與英國「教學卓越架構」都在鼓勵大學落實社會責任。

以日本為例,因為人口老化導致許多城鎮殞落,預估到2050年將引發900個鄉鎮消失危機,為此,近幾年積極以「地方創生」改善城鄉差距,其中以大學搭配地方規劃發展願景,中央政府主導稅制改革、資源重新分配、交通運輸改善等措施,讓人才願意流動到東京、大阪、名古屋之外的城鄉,抑制城鄉人才空洞化危機,並重振地方經濟。

綜觀全球大學在實踐社會責任時,可歸納出3項共同點:1.促使大學面對全球高度競爭時,也能重新思索大學的使命;2.透過計畫執行,整合校內、跨校的特色專長;3.創造青年跟地方、產業合作的平臺,增加青年工作、創業機會。

在這股浪潮下,2016 年10月國際大學校長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esidents, IAUP)號召全球大學,將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融入大學的發展策略,期望藉此建立跨校、跨國、跨領域、跨產業、跨世代的共同語言,這17項永續發展目標,之後也成為臺灣各大學實踐社會責任的重點範疇。

在地、跨界、人才培育

2017年,教育部試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USR),主要有3項目標:
.強化大學與區城城鄉發展的在地連結合作。
.藉由教師帶領學生以跨科系、跨領域、跨團隊、跨校串聯的力量,或結合地方政府及產業資產,共同促進在地產業聚
 落與社區文化創新發展。
.培養新世代人才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藉此增進學生的在地認同,激發在地就業與在地創業的動力。

這3項計畫目標受惠的不只是地方、產業,大學也可以因此提高在地聲望,增加在地學生的喜好度、就讀意願,同時讓在校生提早找到人生發展方向,並培養學生積極、務實的工作態度,是大學推動USR的雙贏策略。

三大類型,各擅所長

整體而言,各大學投入USR 多以特色專長為主軸,在結合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下,規劃出適宜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在試辦階段教育部推動的計畫類型有3種:
種子型計畫:計畫提案內容屬於問題界定和概念發想階段。計畫團隊可由單一學校之跨領域教師團隊推動,或由跨校之跨領域教師組成整合型計畫團隊推動。每案最高補助120萬元。
萌芽型計畫:計畫提案內容屬於問題解決方案試行、概念驗證及發展階段。計畫團隊由跨校之跨領域教師社群組成,以整合型計畫團隊方式推動,必要時得納入其他公私部門或公民團體之成員。每案最高補助400萬元。
深耕型計畫:計畫提案內容屬於規模擴大和模式推廣階段。計畫團隊由推動社會實踐已具經驗、規模及量能之跨校跨領域教師組成,必要時得納入其他公私部門或公民團體之成員。每案最高補助600萬元。

大學擔起責任,積極投入動能

試辦計畫推動時,大學受到鼓舞皆踴躍參與,總計2017年共有153所大學提出289件申請計畫,審核通過共有118校、170件,從表1~3也可看出不同的計畫類型、區域、議題申請與核定件數皆有所不同。
經2017試辦期後,教育部將在2018年進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執行期,屆時每所大學每年申請種子型、萌芽型與深耕型計畫總件數,將擴大到以4 件為原則,每校申請深耕型計畫件數至多1件為限。
實踐社會責任是全球浪潮,當世界營運規則不斷被翻轉,不管是企業或是大學經營都無法再獨善其身,唯有敞開大門,與地方共享知識、技術、資源,才能共創繁榮與成長,這是大學的使命,也是大學刻不容緩的工作。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806525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