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淡江大學-擁抱未來,打造學生移動力
2017-9-08

隨著產業變遷的速度愈來愈快,在高教啟蒙階段培養多元、跨域能力的通識課程,也日益受到重視。
「學習專業科目是為了職業考量,而通識課程的重點,則在培養思考的深度、高度以及想像力。」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戴萬欽指出,在進入職場一段時間後,能突破瓶頸、脫穎而出的關鍵多半在綜合能力上。

未來學,啟動前瞻思考

因此,除了淡江的通識課程是由國際所與未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以上的專任講師所擔綱,淡江力行30多年的「三化」——全球視野化、資訊化與未來化,也成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指導方針。
戴萬欽指出,在106學年度「教學創新試辦計畫」三大目標中,首要提到的「提升主動學習及探索知識的跨域能力」培養,就建構在已擁有多年歷史的未來學研究,以及多元的全球化課程上。淡江國際暨兩岸事務處國際長李佩華特別說明,「淡江的未來學研究從1975年創辦《明日世界》雜誌開始,就聚焦在培養學生的前瞻思考上。」
而另一大目標——「強化國際移動力」,則體現在淡江多元的國際交流上,除了已邁入第4屆的「世界青年領袖論壇」,共吸引9國15所大學一同參與;今年邁入第8屆的「兩岸青年文化東西論壇」,更邀請了中國大陸共15所學校54位師生與會。
戴萬欽表示,世界青年領袖論壇的目的主要是提升學生對於世界民主、治理、經濟、生態和文化等議題的國際視野,並透過和姊妹校的交流,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與表達能力,淡江一直很希望將這樣的活動做區域性的推廣,無論是與淡江合辦,或是僅透過經驗交流,相信都可讓更多學校的學生受惠。
兩岸青年文化東西論壇本屆以「淺談老子之仁與自然的關係」、「淺談東西方文學中的女權主義」、「儒家世界觀的呈現—以《爾雅》的分類為依據」、「中國與古希臘古羅馬宗教信仰中綜攝關係」及「林語堂與中國書法藝術觀的西傳」為題,希望透過文化的融合與激盪,帶給學生更多刺激,提高學生的國際視野。

跨文化學習

為了落實全球化的目標,淡江除了每年申請學海築夢、學海飛颺等系列計畫的學生比例甚高,更自8年前即與日本早稻田大學進行國際遠距課程,並與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普希金俄語學院、北極聯邦大學等開設俄語會話課程,也透過在職專班的方式,開設了中國現代史、臺灣與亞洲關係、海峽兩岸關係、東北亞經濟發展等七門國際遠距課程。
「為了加強教學創新試辦計畫中的跨域學習與全球化,淡江外語學院更透過加開跨文化課程,透過整理大淡水地區的古蹟、文化園區和博物館導覽、路線圖等數位資料庫,提升高教的公共性,並透過外語學院推出的《話說淡水》、《話說淡江》等刊物,及陳澄波導覽、國際詩人節等活動,讓外語學院的口筆譯實務更具國際化。」淡江英文系教授,同時也是中華民國文學與環境學會理事長蔡振興說。
戴萬欽強調,淡江全力推動全球化與英語學習能力的決心,從全英語環境的蘭陽校區就可看出。「事實上,學校也透過補助,鼓勵各系所開設全英語課程,包含體育、軍訓、護理都有全英語課程。」
從跨域的通識課程啟蒙,以未來學培養前瞻思考,再透過語文能力培養表達力,除了是為培養多元跨域思考,更是為培養世界公民而準備。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778627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