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貢獻 〉人文及藝術類科/第二十三屆國家講座主持人-她用閱讀,讓外國文學研究在臺灣深耕
2020-5-06

過肩的長髮,輕柔的嗓音,第二十三屆國家講座主持人,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講座教授馮品佳說起話來散發溫柔與知性,她謙稱生長背景平凡,缺乏傲人才藝,最大的特色是熱愛並擅長「閱讀。」

看似平凡的嗜好,隨著時間積累轉化成傲人的學術專業,不僅為馮品佳的人生增添色彩,也替臺灣人文研究刻畫出全新樣貌。

在為期三年的「東亞連結/全球視野:亞美研究在亞洲」計畫中,馮品佳對內積極培育年輕人才,邀請同領域學者齊力整合國內資源,對外舉辦暑期研習營、國際研討會,探討議題包含種族、階級、典律、殖民、性別的研究方法與理論,是一位專注於美國文學及少數族裔研究的學者。

馮品佳也多次受邀至各國,發表以慰安婦、華裔女性回憶錄、臺灣研究為主題的論文,大量參與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國內外學術活動,長年努力深獲海內外學界肯定,亦連續三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也是中研院第一屆學術性專書獎及教育部學術獎得主。

臺灣學術先鋒:專研文化族裔

出身公教家庭的馮品佳,從小常被父母帶去買書,大量的書籍、電影、漫畫填滿了她的童年回憶,也埋下鍾情文學的種子。考進臺大外文系後,馮品佳發覺自小耳濡目染的希臘神話,竟然都是經典文學的源頭,她立志鑽研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畢業後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攻讀碩博士,開始接觸族裔文化研究。

「威斯康辛華人少,英美文學系幾乎都是白人,只有兩位韓國朋友,後來他們也都放棄不念了,唸書的過程坦白說蠻孤單的。」馮品佳悵然地說。

或許是心境使然,她更加專注投入族裔研究,從非裔文學到亞裔文學,後來更延伸至西亞、南亞等地,特別關注以女性為主題的文學作品,至今已發表多篇具指標性的學術論文與著作,例如2010年出版的Diasporic Representations : Reading Chinese American Women’s Fiction,是外文學界第一本以華裔美國女性小說為研究主題的專書,在亞美族裔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

從事文化研究多年,馮品佳走訪世界各地挖掘精彩的人文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曾赴美國新墨西哥州,參訪一座建於西班牙殖民時期的百年木製教堂,殖民者強迫原住民從遠方森林搬運木材當建材,西班牙人認為教堂地位神聖不可玷污,掉到地上的木材就不能使用,原住民為此吃盡苦頭。

聽完教堂血淚史,馮品佳好奇問原住民導遊,部落當時如何保有自身信仰?導遊透露,祖先蓋教堂時,在聖壇下偷偷佈置了專屬於原民部落的祭壇,西班牙人從不知情腳下竟然有「異教徒」的活動,這讓馮品佳大為震撼。

「被殖民者在高壓統治下,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並保護文化,把這樣的故事記錄下來,可以反映後殖民與族裔研究的精神,對我的研究有很大影響。」馮品佳認真地說。

讓世界看見臺灣學術實力

身為交大亞裔美國研究中心主任,也因此研究主題獲得國家講座主持人殊榮,馮品佳表示當初是考量國內許多學術單位,特別是中研院歐美所舉辦過多場亞美研究研討會,累積大量國際交流成果,加上領域中人才濟濟,她評估臺灣學術量能蓄積充足,只要藉由研究計畫大力整合並向外推廣,就能一舉讓全球看見我國傑出的學術成果。

馮品佳認為,臺灣的亞美研究兼具全球化與在地化特色,加上臺灣的國際地位具有歷史特殊性,能刺激學者進行批判性思考,我國學者立基於多元思維得到的研究成果,對國際亞美研究絕對有其重要性與必要性。

「長期以來,學術界只關注歐美研究者的學術成績,不清楚臺灣亞美研究已經做了二十幾年,成績也很出色,透過這項計畫,能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國際學術水準。」馮品佳說。

在「東亞連結/全球視野:亞美研究在亞洲」計畫中,馮品佳召集多名優秀學者,協力整合我國亞裔美國研究,連續三年在臺舉辦研討會,廣邀美、法、日、韓、印、英等多國學者來臺交流,透過研討會加深在地學者橫向連結,凝聚國際亞美研究社群情誼,更重要的是為青年學子開拓國際視野。

閱讀之外更推動醫療人文發展

「閱讀」對馮品佳是興趣也是工作所需,對節目、戲劇、小說、漫畫等文本來者不拒,她自稱喜愛閱讀「雜書」,還意外發現多元類型的讀物,竟然能和自身的研究主題相連結,例如東野圭吾以醫學為主題的小說,就與馮品佳目前推動的「醫療人文」相關,有些以疾病為故事核心的韓劇也是她想要探討的文本。

「醫療人文」是馮品佳近年力推的學術新方向,兒子是醫生,加上對生老病死議題有感觸,讓她決定探索這塊領域,「臺灣的醫學院重視醫療人文教育,但出發點多半偏重醫療角度,我們有很多探討醫療的文學作品,我希望透過文學的想像重新看待這件事。」馮品佳說。

透過人才培育計畫,馮品佳集合國內對此主題有興趣的學者,共同舉辦研討會、讀書會等,成果也逐漸展現,有愈來愈多學者申請類似計畫,讓馮品佳很欣慰,「我一個人做不了太多,只希望帶起風氣,讓更多人深入探討,找出新研究的可能性。」馮品佳說。

馮品佳笑稱現階段就像在跑業務,大力宣傳推廣才能為學術領域開拓新方向,她形容就像「推開一扇新的窗」,這也是馮品佳在學術路上賦予自身的重要任務。成為首位代表外文學門的國家講座主持人,就讓馮品佳十分欣喜,比起自身學術生涯向前邁進,她更開心的是為外文學門開了一扇機會之窗。

「推開窗」也反映在人生每項重大決定中,馮品佳擔任交大副教務長時,提拔她的教務長因故辭職,她原本想與前輩共進退,最後仍決定接掌教務長職位。馮品佳直言當時交大所有長官都是男性,女性接教務長具有象徵性意義,多方考量後,她希望能為女性學者在行政職上再開一扇窗,希望撼動性別的玻璃天花板,「很多事情不是為自己做的,是為很多人做的,象徵意義有時大於個人榮譽。」馮品佳神情專注地說。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要去面對自己,你的目標是什麼?我要努力去推開很多的窗戶,在這個位置上做更多有意義的事。」馮品佳說。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810977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