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K-POP韓國流行音樂席捲亞洲,甚至進一步影響全球音樂市場,演唱會也成為粉絲跨國追星的重要盛事。高雄即將迎來TWICE、孫燕姿、卡蜜拉、史汀等國際巨星接連登臺,讓這座城市儼然成為臺灣的演唱會之都。然而,在這些光鮮亮麗的舞臺背後,除了耀眼的歌手,還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幕後工作者,他們的努力是每場成功演出的關鍵。
高雄科技大學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攜手策劃「職探任意門:你想成為什麼人?」職業試探展,透過演唱會、校園、家、港口等多元生活場景,引導年輕人認識幕後團隊與多元職業樣貌,協助他們探索適合自己的未來方向。
從熟悉場景出發,打造沉浸式職探體驗
演唱會讓歌迷能近距離接觸偶像,現場的追星互動與熱烈氣氛更是一種難得的體驗。高雄科技大學創新創業發展處副處長葉恒志指出:「一場成功的演唱會,絕非只有舞臺上的歌舞表演,幕後工作人員的協作同樣至關重要。」他表示,許多年輕人熱中追星,對偶像周邊的各種工作充滿好奇,加上高雄科技大學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皆位於高雄,展覽選題與城市脈動緊密呼應,成為本次「職探任意門」策展的重要靈感來源。
本次展覽的主要對象為國中生,同時涵蓋影響他們升學決定的老師與家長。因此展場場景設定聚焦於國中生日常生活周遭,「以他們熟悉的情境帶入,更容易獲得共鳴,」葉恒志舉例,演唱會前置作業需仰賴強大的企畫團隊統籌活動與行銷規劃,包括舞臺、燈光、多媒體等設計與搭建,而現場演出時,也需要燈光師、攝影師、導播等工作人員配合,「讓參觀者從演唱會的場景布置,透過互動手法如燈光調控的情境式設計,實際認識各種職業。」
從「就業」切入,讓家長認識技職群科
另一個場景則設計成學生熟悉的校園。學生每天至少花八個小時在學校,但究竟需要哪些人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舒適的學習環境?於是教室、操場都成為「職探任意門:你想成為什麼人?」規劃的場景之一。在這些場景中自然出現的課桌椅、跑道、設置廁所的馬桶,都是國中生熟悉的生活物件,但從原料變成產品的過程中,需要不同產品的設計師、工匠、木匠等職人群策群力。葉恒志表示:「每種職業需要哪些專業能力?回推到技術高中的十五群科中,會對應到哪些群科和科系?這樣就能漸進式地引導孩子們思考。」
「職探任意門:你想成為什麼人?」職業試探展改變過去以升學選擇為主軸的核心企劃概念,跳脫過往以群科的角度直接切入,轉而聚焦學生和家長更關心的就業規劃。這其實是團隊長時間討論的成果,「從學生角度出發,這些場景是他們熟悉且貼近生活的組合事件,但事件背後的專業性和群科是學生所不了解的。展覽的功能就是讓這些職業、產品連結到背後的相關群科,讓記憶點更加鮮明。」
設計美感與群科意涵間找平衡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高雄科技大學合作辦理職業試探常設展多年,有趣又實用的展廳設計,讓前兩期主題「技職新樂園」與「技職新視界」的展示廳人氣居高不下。除此之外,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內也有許多與技職群科相關的常設展示廳,可以相互串聯,結合博物館專業設計吸引民眾參與職業試探體驗。二〇二五年初為了全新佈展的封廳公告下,許多民眾留言期待新一期展廳回歸。參與本展的展示組吳韻如表示,「職探任意門:你想成為什麼人?」職業試探展的挑戰性相當高。
「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來說,一般常設展策展前置作業約需要一至兩年的時間,但這次只有半年多,再加上這一期的核心概念大翻轉,設計手法相當多元,需確認的展出內容及校對的資訊也相對增加,導致我們幾乎在跟時間賽跑。」不僅如此,吳韻如也讓得標廠商將博物館重視的教育內涵融入設計,不是只把展品、相關器材設備和控制預算做好就可以,在展場規劃、設計初期更必須充分了解群科的意義。
負責策展多年的吳韻如表示,設計科系學生和產業對於美感的感受相當敏銳,但也可能因此忽略展覽要傳遞的內涵,所以如何在學校和展示承攬廠商間進行有效溝通,成為策展成功的祕訣。
適性發展,翻轉技職刻板印象
經過半年努力,這個擁有七扇任意門、分別通往演唱會、校園、家庭和港口等場景的「職探任意門:你想成為什麼人?」即將於八月初開幕。為了讓國中老師和家長更深入理解技職教育,認識技職教育人才養成是以科技應用為核心、具備良好的升學和就業選擇,進而打破「書念得不好的孩子才走到技職體系」的傳統迷思,葉恒志認為現代教育必須強調適性發展,「有些人天生適合做研究,有些孩子則擅長且喜歡動手做,只要能夠有系統的養成,都能擁有很好的就業規劃。」
改變整體社會的集體思維並不容易。因此,從共同的求學經驗出發,結合生活中有感的真實場景,透過虛實整合的展覽設計,讓觀眾在短時間內體驗多元職業樣貌,正是這場職業試探展的目的。透過這樣的展覽形式,讓已離開校園多年的老師與家長重新理解群科所涵蓋的學習內容,正是一項持續扎根、改變觀念的教育工作。
吳韻如認為,這些年來結合學校和展館資源,例如運用現有展品設計展場,或反向將科技大學老師設計的展品重新包裝,成為館藏展示品,都是有效延伸展覽效應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必須深耕技職教育理念,讓大家知道,「學科成績不是唯一,把書念好這件事情的定義也要改寫,讓每個人都能適才適所,透過餐飲、繪畫等職能成為臺灣之光,回饋到產業,讓臺灣產業得以擁有足量的多元人才,才能發展得更好、更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