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大專校院原住民專班-為部落培育十六類人才,把文化和珍貴的傳統留下
2024-5-02

談到原住民高中生透過繁星推薦、申請入學或分發入學等主流升學方式之外的「大專校院原住民專班」進入高教殿堂,推動此項政策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專門委員郭佳音與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文化處處長楊正斌異口同聲地說,「這是一段漫長的歷程啊!」

現行的原住民升學保障制度,可追溯至一九八七年頒布施行的《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隨著時空推移、課綱修訂,升學制度改革也歷經多次修訂,從最初的加分制度,到教育改革後,採取科系保障名額外加的方式,希望漸次提升原住民高教學生整體人數,培育多元領域人才。

然而,自從一九八七年解嚴,原住民運動隨著臺灣社會內部重視多元文化的聲音興起,尤其是一九九四年憲法第三次增修條款通過,第十條納入應另定法律保障原住民族的教育相關權益,《原住民族教育法》應運而生,學校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必須保障原住民族文化傳承或部落發展,因而成為大專校院設立「原住民專班」、甚至原住民學院的法源。楊正斌以二〇〇一年成立的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為例,「原住民教育文化政策的發展,必須要營造內涵,透過教育保存原住民的傳統知識主權。」

十六大類別為原鄉選才

從制度面來看,無論是過去的聯考制度,或是以考試成績為單一採計項目的分發入學升學管道,對於社經程度弱勢的原住民學生較為不利。郭佳音表示:「部分使命感較重的孩子對於部落傳承、關懷的議題感興趣,若是能通過學測篩選進入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透過甄試,比較容易讓學生展現對自身民族文化或原鄉的認同與認識,讓大學看見原住民學生的特質、增加錄取機會。」

而單獨招生的「大專校院原住民專班」,則由原民會盤點原住民學生較感興趣、或未來發展所需人才的十六大類別開班,如:土木工程、法律、地政、公共行政、公共衛生、老年服務等領域,再加上專班必修課程需含括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不僅對應學生的升學志向,也把先天環境的不利降到最低。

「這些人才需求,可以透過百分之二的外加名額來充實,甚至某些科系還可以調高至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然而以一個班五十人來看,百分之二只有一人,緩不濟急。」楊正斌表示,在盤點專班類別時,會參酌不同考量提出建議,「例如:原住民平均餘命少於平地居民約達五年之多,所以衛福部規劃長照二·〇方案時,在部落開設文健站並配置照服員,這些照服員必須對原住民族文化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獲得部落長輩信任,並有效執行提升部落健康促進的工作。因此,我們在二〇一四年將『老年服務』類別納入專班建議中。」

另外,土木工程類則是五十五個原鄉硬體建設工程都非常需要的人才,要懂得如何在保存部落傳統與現代工程技術間找到平衡;從部落搬遷至都市,甚至部落內部各種現代國家、社會體系導入後產生的法律、行政議題,都必須有懂原住民文化傳統的法律、地政和行政等專業人才,協助族人解決與國家社會化、磨合產生的問題。

針對所面對的挑戰,楊正斌表示,目前開設「原住民專班」的大專校院總計雖然已達二十五校三十九專班,然而如電資、博物館學、國際關係等七類別,可能受限於師資不足、招生不易或各項主客觀環境影響,至今仍無學校提出「原住民專班」設置計畫。「原住民博物館預計在七、八年後於高雄市澄清湖畔設立,而臺灣與南島國家的往來交流愈來愈頻繁,對於這一類原住民相關人才需求孔急,我們也正集思廣益,希望能提出更多誘因或放寬限制,鼓勵大專校院設置相關專班。」

課程設計融合專業與原住民傳統文化

近年來,「原住民專班」面臨的挑戰不僅如此,由於學生升學選擇性提高,再加上部分學校提供的行政資源和經費支持不足,在原住民知識背景尚未足夠的情形下就開設,教學品質有落差,進而影響招生量能。為了改善此困境,教育部除了前幾年規定必須設置專責人員、強化專班定位與功能之外,二〇二四年更將原本僅能用於教學設計和活動的一千兩百萬元補助款擴編三倍以上至五千萬元,讓學校可用於聘用專任教師及助理,藉以提升教學品質。

「『原住民專班』的課程設計必須更加細膩、精緻!」郭佳音表示,既然是以「原住民」身分為主體的課程,專業上也必須帶入跟相關議題探討,才能符合專班的核心價值。例如原住民運動往往以關心「土地正義」為重點,「法律類」專班就會針對「土地正義」去設計課程;「服飾學、音樂學及文化創意類」專班則必須結合原住民知識、語言、文化等內涵發想,再考量學校的設備、環境進行整體教學設計;老年服務類的專班與時下重視的長照議題息息相關,必須在寒暑假安排進入部落實習,才能在就業階段,順利對接部落長照與社會關懷。

「這也是為了呼應維繫原住民文化傳承及部落永續發展的原住民教育內涵,」楊正斌表示,專班納入相當程度的傳統課程,是以原住民傳統知識為媒介,發展出讓學生跟部落相互依存的關係,他以二〇一四年八月,暨南大學人類所教授邱韻芳將「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帶入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的賽德克族眉溪部落的合作為例,大學以專業協助部落盤點當時存在的議題,共同復振傳統文化、重建內部關係;同時重新檢視部落遊程及生態資源,並嘗試結合特色產業,重新設計腳本。

他們另一方面透過「原住民專班」開設的「賽德克族的傳統農事與祭儀」,邀請耆老及族人到學校教導學生種植小米、播種相關的祭儀及傳統歌謠;為期十三天的「賽德克族傳統工法實作工作坊」則由部落工班擔任講師,帶領學生在校內搭建賽德克族傳統穀倉。透過這些交流,大學與部落形成夥伴關係,在傳承文化、知識與技藝的過程中,讓族人更加重視這些失傳中的傳統,盤點仍然保有狩獵、樂舞、編織、搭建家屋等技藝的耆老,保留珍貴的傳統。

原住民資源中心三大任務助攻

經過專業與原民傳統的學術加乘訓練,「原住民專班」希望能為部落培育出更多人才,郭佳音表示,從實際的教學現場來看,這樣的政策的確有成效,「尤其是原住民資源中心與學生往往可以建立非常密切的關係,在語系上聯手針對較弱的部分加強輔導。」

楊正斌補充提到,「根據歷年統計,『原住民專班』休退學率,僅約一般原住民生的一半,再加上每所學校的原住民資源中心都肩負生活、課業、就業輔導三大任務,配合系上老師提供專業與傳統文化學習輔導,協助學生建立民族意識及族群認同,多管齊下,幫助學生順利畢業。」

為了進一步提升「原住民專班」在專業人才培育及原住民傳統文化保存的功能,教育部與原民會也開啟兩年期的訪視計畫,希望透過一一到訪專班、深入教學現場,了解各項困難與問題,同時以典範學習的方式,帶動所有學校共同提升辦學品質。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3037867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