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政治大學-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住民專班/人與土地,在多元角色對話中激發新眼光  
2024-5-02

本世紀初,位於新北市新店碧潭邊的都市阿美族「溪州部落」,因為行水區重劃而面臨部落拆遷危機,歷經十多年抗爭,最終以「3 3 3自力造屋」的永續家園方案與政府達成共識,讓整起行動落幕;近年來,因為「私有地」被排除於原住民「傳統領域」的爭議時有所聞,甚至爆發激烈抗爭。

「這些皆因『土地』是原住民最重要的議題,」政治大學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住民專班助理教授陳怡萱提到,這是全國唯一專注探討原住民「人」、「地」關係的碩士專班,並且是由民族學系與地政學系共同開設。

學生背景多元,吳寶春條款助選才

「原住民的生活、社會體制、歷史、文化等脈絡,是依賴土地而展開的;然而,這些傳統觀念在現代化的國家概念介入之後,往往與行政體系產生許多衝突,」陳怡萱提到,即使在部分地區已經有一批嫻熟於土地行政的原住民籍公務員,嘗試透過對話取得共識,「但可能因為他們習慣行政體系作業的模式,也與部落傳統距離較為遙遠,甚至從小在都市長大,因此跟了解部落文化、以民族本位主義出發、卻排斥國家行政的族人有了代溝。」

因此,透過學術訓練,讓背景多元的原住民人士轉而以「土地」思考、出發,彼此對話,甚至進一步形成彼此支持的團體,是這個專班存在最大的意義。

過去,有歷時三十年以上的「還我土地運動」等原住民運動,當中部分主導者為教會牧師、長老或部落文史工作者,參與原住民議題甚深,針對這些人,陳怡萱說:「為了讓這群人從國家體系運作的脈絡,認識政策形成,進而理解彼此的衝突,所以不只開放大學同等學力報考,也特別爭取適用『吳寶春條款』,每年保留少數名額,提供在原住民土地議題相關領域具有特殊成就或表現的人士申請。」

從一〇八學年度開班至今,牧師、原運人士、公務員、軍人、律師、大學應屆畢業生等不同背景的學生齊聚一堂,尋找以土地為核心的對話契機,激盪出不少火花,身分角色上也許有利益衝突、卻能在課堂上和平共處,「有時候,別看兩個人在課堂上聊得很開心,由於一個是運動發起人、一個是公所承辦人,他們上一個星期才因為抗議行動,在現場針鋒相對。」陳怡萱說。

跨域學習,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不過,與最初開班十二個學生中、有十個是在職生的情形相比,近年來應屆畢業生報考人數比例變高,「這群孩子大多是從祖父母、父母那一輩就搬遷到都市,從小在都市長大,相對缺乏部落經驗,但由於他們剛從大學畢業,具有良好的學術語言掌握能力,經過研究所跨域學術訓練之後,反而找到一條回家的路。」陳怡萱提到,有些在城市長大的同學,最後決定回到父母成長的部落,探索如何透過自身力量協助部落成長,也有來自臺東阿美族的同學,決定以都市阿美族作為研究議題。

原住民土地議題牽涉的範疇甚廣,課程設計上,從「人」和「國家」的觀點、「人」與「地」的關係出發,開設國家治理、民族文化、土地行政等相關課程,老師們在教學時,除了帶入原住民實務案例之外,也會採用移地教學方式,融入土地議題,讓不同學生進入同樣的對話平臺,「即便是同樣名稱的課,內容也會不同,例如大學法律系畢業的學生修過《行政法》,但在申請抵免的時候,我們都會儘量鼓勵修課,畢竟在大學時期的行政法訓練可能比較缺乏對於原住民土地議題的討論。」

綜觀畢業生的出路,有部分人返鄉尋根,也有人願意放下成見,與過去的對立方開啟對話、甚至合作,展現彼此對土地的支持。陳怡萱希望搭配《原住民教育法》、《語言發展法》的發展,未來在專班師資的充實上,可以有更細緻的思考,提供學生更多元的教學內容與學習空間,強化系所特色,吸引更多有志於探討原住民「土地」議題的優秀學生。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891292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