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臺灣科技大學
「偏鄉很好玩!」說到與其他老師聯手、帶著學生投入「I-Villages Plus城鄉牽手深化計畫」的起心動念,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邱韻祥如此說。
幾位長年生活在都市的老師,認為偏鄉和都市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偏鄉與土地的連結性很強,可以發展出很多值得學習的事情。」於是邱韻祥、翁楊絲茜及周碩彥三位老師透過計畫帶領年輕的學生進入偏鄉,透過建築與設計專業,與長輩建立夥伴關係、互相學習;以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擔任數位大學伴,為偏鄉孩子創造全英語、多元文化的遠距互動課程,消弭城鄉差距帶來的資訊或教育落差,重建偏鄉主體性。
年輕學子入鄉,彌補偏鄉空洞化缺口
自從二○一五年參與臺東關山嘉賓旅社老屋保存運動之後,邱韻祥與臺科大師生團隊就與這個後山小鎮結下不解之緣。「小鎮裡頭有很多中年返鄉或一直在鄉間發展的人,他們有社會經驗,也很有才華,希望能為偏鄉做一些事。」邱韻祥觀察到鄉間空洞化造成的人口外移、青壯人力不足,導致許多中年以上的長輩即使有想法,也較難改變現況。
因此,臺科大將關山當成教學場域,從關山鎮農會經營的米國學校開始,協助在地店家進行改造,「由留在偏鄉發展的夥伴當大腦、同學當手腳,一起完成很多事情!」邱韻祥表示,同學們利用寒暑假長駐關山,協助空間設計、規劃及申請相關補助等行政工作,四、五年下來,已經完成了三十多間老屋店面改造。
不僅如此,因為從大一到大四的畢業設計、甚至研究所都有相對應的課程,所以臺科大師生透過營造相關課程,先建構對偏鄉或部落建築、材料與工法等的基本認識,再從小區域或集體製作開始累積經驗,最終獨立完成一個完整的畢業設計。
將年輕學生有系統、計畫性地帶入偏鄉,除了彌補偏鄉空洞化的隱憂,也能傳承永續工藝價值,在關山工商校內構築的竹屋,就是臺科大師生團隊與在地匠師帶領建築科學生,重現平埔大武壟族傳統竹屋工藝手法,齊心協力合作建置、作為平時教學之用的最好實例。
此外,師生從關山深入更偏鄉、到一般人較不熟悉的海端鄉加拿部落,由「馬斯林恩月桃保育園區」國家級月桃工藝老師江布妮團隊,指導月桃生態、生活運用與工藝,並藉此認識布農族的空間樣態,執行場域改造實作,再與「玉溪有容」教育基金會三方合作,在臺北重現布農族生活場域,舉辦「SIZU 惜路|愛上月桃」展覽,呈現布農傳統生活藝術,藉以達成「由城入鄉、由鄉入城」的跨域合作,將偏鄉夥伴的影響力擴散到都會區,賦予計畫更深一層的意涵。
尊重專業、深耕偏鄉,形成緊密情感網絡
一代又一代的學生在學長姊的帶領之下,加入不同的在地工作,邱韻祥也堅持計畫與在地夥伴必須支付薪資給學生的專業貢獻,建立對專業的尊重。這樣的長期深耕,讓臺科大師生團隊和當地居民形成緊密的情感網路,為當地注入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畢業同學們回到關山不需要擔心食宿問題,被學生暱稱為為哥、姐、老師的在地長輩,會主動照顧他們,甚至每年豐年祭邀請他們帶親友一起去幫忙,也有畢業生因此進入關山工商教書,常住關山。」
未來,除了持續透過建築、教育、科技的力量,跨域合作進行偏鄉永續營造,臺科大團隊也將更深入在地生活層面,如考量部分偏遠地區長輩獨居,研發互連網穿戴裝置、監測長輩居家安全,或是針對長輩外出不易,開發小型無人自駕車,協助長輩取藥、購物等日常生活所需,讓科技力從城市擴散至偏鄉,增加生活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