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從五○年代開始,海外的年輕漢學家,若想深入學習中國文史哲學,一定會想到臺灣來;在整個國際漢學脈絡中,臺灣有一流的漢學資源,堪稱漢學之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莫加南(Mark McConaghy)說。
身為計畫主持人之一,莫加南表示,臺灣擁有許多包括像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系等以漢學或中文人文研究為主的一流漢學單位,如何讓這些珍貴資產進一步在國際間發揮影響力,是他與另一位計畫主持人、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賴錫三教授最初的構想。而「平臺」,不僅強調實體與數位兼具,更以推進國際漢學長期、深刻的學術交流出發。
跨域研究與在地元素兼容並蓄
莫加南說,考量臺灣的漢學中心集中於北部,中南部沒有一個以漢學為主的國際化單位,因此,平衡南北學術資源也是計畫訴求之一。
「中山大學國際漢學平臺」計畫於二○二一年六月開始啟動,很快就展開涵括演講、系列論壇及訪談實錄等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另一方面,也善用南臺灣特有的風土民情特色,為海內外漢學學者安排充滿人情味的行程,在進行長期合作之餘,還有西子灣的海景、山色相伴,為彼此關係連結注入不一樣的在地元素。
去年七、八月,首先推出「跨文化漢學的共生平臺:線上導讀與空中對話」,以《老子》跟《莊子的齊物論》為主,邀請八個不同國家的海內外學者,在線上進行共十一場不同的對話與交流。
學者們探討中華文化中的「共生」,在學術研究意義外,對現代社會發揮什麼作用?並針對不同民族、年齡層及思維方式,如何找到共生機會、交流方式等議題探索。
去年八、九月的《思考中華民國》國際論壇,是以讀書會的概念,邀請加拿大、美國、日本、澳洲等地學者,共同論辯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楊儒賓即將出版的新作《思考中華民國》。探討民國歷史經驗能夠帶給當代華人何種思想資源,協助進行社會改造、達成政治團結與教育工作的推進。
漢學思潮湧向西子灣
去年九月到今年十二月的「思想風雲在中山」國際漢學家系列訪談,則與國家圖書館漢學中心合作,邀請海內外漢學家訪問中山大學,並安排相關領域學者進行影音訪談。「我們期待能創造一項歷史紀錄,就是海內外漢學家一起探討漢學之島臺灣的漢學歷史與未來發展,」莫加南說。
除了豐富的國際學術活動,平臺也推展國際漢學的微學程,與文學院、社會科學院七位老師合作,讓同學們思考漢學的各種面向,包含東亞漢學、莊子、老子、東方哲學、翻譯,甚至中西戲劇比較等。並在中文系《文與哲》期刊發表國際漢學專題,有四篇臺灣漢學家的投稿。
讓臺灣因漢學被國際看見
莫加南說,最初申請計畫時,覺得真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但還是決定要試看看。他強調自己很幸運,有這樣難得的機會,獲得資源來執行漢學計畫,更有賴錫三院長跟整個文學院的支持。
他提到,一開始,賴教授就提醒,在不同的位置要從不同角度去思考。來自加拿大的他,原本對身處偏遠的南臺灣有點焦慮,推動計畫以來,他從學術研究變換到行政執行角色,不僅視角更宏觀、思考層次也更細膩、多元,學習更多,「整個計畫對我來說是非常珍貴在臺灣學術界裡成長的機會。」
莫加南指出,中華世界,不論是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沒有像臺灣這樣的環境跟資源,可以成為「樞紐」。韓國、日本、越南、加拿大、美國都有漢學家在做各種各樣的研究,透過漢學,可以把世界帶到臺灣來,讓他覺得非常有意義。
他深深期待,「國際漢學平臺」能對中山大學、對南部、對臺灣做出貢獻,讓臺灣在二十一世紀,可以繼續扮演國際漢學研究關鍵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