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高雄科技大學-培養即戰力,企業啟動預聘制度
2021-12-02

「作為一名即將升上國立科大四年級的學生,站在升學與就業的關卡,你選擇哪一條路?」

高雄科技大學模具工程系教授許進忠在招募「精密鍛造輥軋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的學員時,總會提出這個問題,希望學生們好好思考未來方向。「因為我們和配合企業都投注非常多資源在培訓上,所以我希望參加專班的學生是真心想投入就業市場,而不是把『報考研究所』列進畢業後選項,」許進忠解釋。

不過,部分第一屆產學專班的學生在畢業後看到同學進入研究所深造,覺得有點失落,這讓許進忠有了改變。雖然同樣堅持不升學、直接就業的理念,但現在他對學生的未來保留更多彈性,另外,招募對象也變得更多元。

企業釋出善意,延攬優質研究生

「對於少數直升研究所的學生,企業同意用『預聘』的方式,在沒有教育部補助的情況下,保留未來回到實習企業工作的彈性,」許進忠說。其次,專班把原先只開放給大三升大四生的報名資格,擴大到碩一升碩二的同學,因為碩士班學生直接就業的意願和需求都相對更高。

由於公立科技大學的學生,大部分會以升學為優先考量,如果無法就讀研究所,會形成產學專班推展的極大挑戰。為了解決此一困境,必須讓企業先認同學生在研究所的學習,對於未來工作是有幫助的,才可能同意以留職停薪的方式預聘。另一方面,引入碩士班學生以參與產學研發計畫的方式加入產學專班,鼓勵大家用實力證明價值。

柯泓竹就是其中一名被實習企業留用的研究生。回想起實習的那一年,他笑著說,每天都被時間追著跑。學校的課業不能荒廢,證照考試也不能等,按照進度在走的計畫腳步更不能停。從跑分析、和老師討論、寫出技術報告、回公司簡報,每個環節都緊緊相扣。過程中,他逐步掌握產業的思維邏輯、專業術語,最後轉化為產出。經過這一年學校和企業兩邊跑的扎實訓練,讓他在畢業前就做好就業準備,也接到了正式留任的聘書。

拓展學習領域,開拓未來之路

從專班畢業的二十五名學生中,有十七名考取「初級機械工程師」證照,通過率達六八%。獲企業留用的有十二位,拿到預聘書的也有三位,甚至連許進忠當時聘用的專案助理,在跟著他跑了一年計畫之後,也到合作企業任職。

一面以產學研發計畫吸引研究生,另一方面,許進忠也協助大四生透過實習尋找有興趣的方向。「例如有些學生明明很擅長設計,也對精密零件設計有興趣,但是因為拿了很多證照,被分發到加工部門,因此覺得工作沒有挑戰性,」許進忠說。為此,他和企業協調,在設計部門出缺時,讓學生轉換部門,一展長才。後來果然順利獲得企業留用。

不論是大學生或研究生,許進忠都要求產學專班的學生把金屬產業、金屬製造、金屬設計管理等基礎科學的底子打好,所以發展空間其實相當寬廣。包括自動化、人工智慧、電子業等領域,都看得到這群學生的影子。等到累積一定產業經驗,若還要繼續進修,更能如魚得水,探索出屬於自己的方向。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3071870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