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產業學院計畫2.0-人才培育搶先機
2021-11-08

圖片提供﹕中山大學

產業挖掘適合人才,學生尋覓理想工作,這件事可以提前進行,不必等到畢業後才開始。

為了協助技專校院學生在畢業前,就能確認畢業後的工作單位和職務,教育部在一○三學年度開始推動「產業學院計畫」,一○九學年度因應國家重點產業結構調整,再接再厲推動「產業學院計畫2.0」。

「產業學院計畫2.0」將補助類型改為雙軌制推動,辦理模式包括聚焦重點產業人才需求的「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以及鼓勵師生接軌業界技術實務的「精進師生實務職能方案」。

計畫鎖定的十大重點產業涵蓋光電半導體、資通訊、數位經濟、塑膠橡膠、智慧機械、智慧紡織、綠能及風電、鋼鐵金屬、海洋科技及新農業等。

一○九學年度產業學院計畫2.0執行至今,共計完成一七六件計畫,並在合作機構留用率、學生專業能力鑑定及認證、產學合作成果等關鍵指標卓有成效。

辦理模式的升級,人才培育更精準

產業學院計畫特色,在於針對企業需求來打造人才,利用業師協同教學及職場實習,讓學生能夠提前瞭解並適應未來的工作環境,企業也能預聘人才,突破人才招募不易的瓶頸。

2.0版的辦理模式除了聚焦重點產業人才需求的「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另外還新增了「精進師生實務職能方案」,鼓勵師生團隊進入業界場域,協助解決真實問題。

另一重大改變是2.0版的「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特別透過教育部「促進產學連結合作育才平臺」,媒合技專校院與優質產企業共同辦理客製化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方案。

平臺辦公室的工作分為三個階段,依序為媒合資源、協助運作順暢及輔導關懷。從專班的學生甄選、課程規劃、業師教學到就業接軌,自始至終,平臺辦公室一路陪伴學校和企業完成人才培育的歷程。

促進產業連結合作育才平臺的執行長李豪業分享,某些產業具有地域性,在地辦公室較能掌握當地情況;某些大學深耕特定產業領域,對於企業需求有更深的瞭解,藉著北中南平臺辦公室的協助,能夠更精確的媒合適切的學校及產業,並利用計畫的執行模式,致力培訓學生考取相關證照,更有效地解決目前政府注重的重點領域人才需求,也培育出與一般生不同的即戰力。

「過去,學校端在找尋適合的合作企業方面,可能會面臨管道不多、雙方溝通不良等問題,此次在學校和企業之間新增媒合的平臺,可以有效串連企業的人才需求及學校的人才培育模式,縮減產學之間的落差」,李豪業說明。

專班留用率及教學效益高

李豪業表示,「透過計畫執行過程中的持續關心,以及協助產學雙方迅速調整互動模式,此計畫得以實現高度留用率。」其中留用率是指「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學生畢業後進入合作企業工作的比率。

自一○九學年度執行產業學院計畫2.0以來,全國至今已有十三所學校完成十六個專班,吸引八十六家優質產企業投入,共同培育五二六名應屆畢業生。

整體來看,專班學生畢業後經合作企業留用比達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甚至有專班繳出留用率高達八成以上的亮麗成果,例如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的輪機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

透過育才平臺團隊的聯繫與媒合,高科大與陽明海運、裕民航運等國內知名大廠合作,同時結合該校的「海事工程菁英訓練基地」,共同培育海陸運輸需要的機械、電機控制及動力系統專業研發設計人才。

產學共同規劃專業課程,協助學生取得職能鑑定證照,培育的人才與企業需求高度契合,專班學生畢業後留任的薪資和福利遠高於其他產業新進人員,最高薪資甚至高達五萬元,且該專班留用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三,共二十四位學生留用成功。

經過一年的執行,透過育才平臺團隊提供的媒合服務,以及產學共同量身打造的培育模式,大幅提升「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的效益,培育出擁有即戰力的新血加入,解決許多產業長期面臨的人才短缺之苦。

圖片提供:中興大學

精進師生實務職能,不與產業脫節

不只「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執行成效佳,產業學院計畫另一模式「精進師生實務職能方案」,也同樣受到學界及業界的歡迎。

「這個方案的推出,主要是加強技職師資培訓與產業鏈結,以及中小企業缺發研發能量的問題」,李豪業說明規劃「精進師生實務職能方案」的初衷。

此方案鼓勵技專校院教師帶領學生組成師生團隊,針對各領域企業的營運或技術需求,赴業界進行技術服務及專題研究,時間長達六個月以上,依據實地服務與研究內容,師生產出論文報告、專題、技術轉移、商品化等產學合作成果。

不只協助產企業的研發技術提升,同時也提升教師在實務創新教學面上的質與量,學生也在計畫執行的過程中,瞭解產業現況與實際情形,使其進一步思考並強化不足之處,以增加產學經驗。

「師生赴企業端執行的研究成果,可回饋至學校科系教學,形成產學之間的正向循環,進一步確保學校的努力與產業需求一致,締造學生、教師、學校與企業多面共贏的成果」,李豪業說。

一○九學年度共計完成一六○件「精進師生實務職能方案」,參與學生達五百四十四名,合作機構產業別以製造業、技術服務業及資通訊服務業為主。

師生團隊進駐,解決企業真實問題

針對「精進師生實務職能方案」,弘光科技大學的烘焙能量計畫,讓李豪業留下深刻印象。

弘光科大的合作企業南投縣茆師傅洋菓子工房有限公司,成立了「18度C麵包店」,因此希望藉由與學作合作提升麵包烘培技術。

此次產學合作,弘光科大師生協助企業推出全新生吐司商品,藉由分析發酵後麵團的高度、烤焙土司的品質、高度及重量,並留意市場的喜好度,使得生吐司產品一推出便熱賣。

參與學生也在實地服務與研究中產生成就感,藉著產學合作計畫,提早與業界接軌。

另一個例子是臺灣科技大學的智慧物聯網應用,該校師生團隊將物聯網(IoT)、自動光學(AOI)系統及人工智慧系統整合至點膠工程,使得點膠機能夠以高速且精準的影像辨識技術,解決之前在快速點膠上遇到的困境,大幅降低不必要的成本開銷,同時提升產線製程及管理效率。

「藉由此次的精進師生職能方案,不僅加值產企業技術能量,更精進教師及院系科所實務教學質量」,李豪業更指出,這項計畫的師生團隊將技術轉移至企業,產學合作金額達到新臺幣五十萬元,對團隊是很大的鼓勵。

藉由「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精進師生實務職能方案」的雙軌模式,產業學院計畫一面填補重點產業人才缺口;另一面則著眼於產業技術及教學質量的升級。執行方式雖然不同,但企業、學校、學生、教師皆共同受益,一起開創更好的產學合作前景。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3071871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