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教授怎麼看備審資料?依照「三重二不」準沒錯
2021-5-06

如同求職履歷,書面審查資料(備審資料)是大學面試官對考生的第一印象。大學教師想看到什麼樣的書面資料?招聯會發表大學校系審查書面資料的「三重二不」原則,最重要的宗旨是「描述完成作品的過程,比呈現結果更重要。」

升大學包括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考試分發等管道,各大學校系已將五成以上招生名額放在個人申請管道。為讓審查更具公信力,教育部四年前開始試辦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第一年有十七所大學率先投入,次年增加為三十校,今年起全臺六十四所投入個人申請的大學都加入。

在此計畫下,各校成立相關單位,主要任務是設計評量尺規,為考生繳交的備審資料、面試時的表現建立一把尺,對準並找出真正合適的人才。

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總辦公室主持人鄭雯以自己任教的中山大學為例,該校分析錄取生入學後的表現,發現書面審查資料的預測力比一次性的面試更好,也就是書面審查分數較高的學生,入學後有較好的表現。一○六學年以前,全校平均書面審查占個人申請總分不到三成,一○九學年起,開始提升到三成一,有些學系甚至達到五成。

審查書面資料並非容易的工程。「每個老師心中的量尺不一樣,需要校準。」為此,鄭雯拿出上述數字,鼓勵各系正視書面審查的重要性,投入一連串改良審查過程的任務。

清華大學也從前年起推動「引導式自傳」,清大教務長焦傳金分享,鼓勵考生用自己的話寫出專長及興趣、對人生意義的追求,以及進入大學後的學習規畫。他建議考生換位思考,假設自己是考官,希望找到最能展現積極態度、具備自我探索特質的考生,下筆時就應朝這個方向努力。

中央大學也推動引導式自傳,舉例來說,數學系指定回答「高中和大學的數學差在哪」、「試解析一數學定理」,避免考生只寫家中有幾人、畢業於哪些學校等資訊。評分方式擬為五點量表,讓老師按考生對報考校系的認知程度,給予 一到五分。

展望未來,鄭雯表示,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的下個目標,是製作一個入口網站,放置全臺各校系的「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指引」,讓考生遞交書面審查資料後,還能獲得準備下一階段面試的引導與建議。

「作伙學」,串起高中端與大學端對話

一○八課綱上路,備審資料可由高中學習歷程檔案產出,基本資料、修課紀錄由高中平台提交,學生則可在每學年上傳至多六件課程學習成果、至多十件多元表現。一一一學年起,學習歷程檔案和各校系個人申請自辦的筆、面試成績,加總起來至少達升學成績的五成。

國內另有一個由下而上發起的教育部計畫「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串起高中端與大學端的對話,讓高中師生了解「大學老師想看到什麼樣的學習歷程檔案」? 

作伙學計畫主持人、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總顧問林國明指出,計畫團隊已舉辦五十場會議,共有五百名高中老師、三百名高中家長、三百名高中學生,和全國二十一所大學校院,約一百七十名近年曾參與系上招生作業的大學教師與會。

作伙學團隊精心安排每一場次的與會人士與會議流程,成功開啟高中師生和大學教師的對話與反思。林國明指出,在人員安排上,每一場會議邀二十名高中老師入席,文組、理組各半;另邀高中家長和學生各十名,且來自不同類組。

每次會議的上午場安排高中師生、家長討論「準備或協助準備書審資料時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下午場邀請上午未與會的大學教師入場,說明自己學系的選才標準,然後再入桌與高中老師、家長和學生,一起討論學習歷程檔案的「課程學習成果」和「自主學習計畫」該如何呈現、如何審查。在討論的過程中,大學教授也能弄清楚高中課程的樣貌與一○八課綱的理念。

參與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時,不同的與會角色遇到不同的問題。林國明歸納,高中生盼放寬容量限制,建議教育部設法提升每份成果所允許的容量上限,或提供其他方法,如開放QR Code或網址,讓學生呈現作品成果給大學教師審查。

另外,高中生認為學習歷程上傳時段離期末考太近,導致準備期末考分身乏術,盼延後上傳時間。

高中教師則認為,產出學習歷程檔案需要資訊能力和文字能力,但部分學生不具資訊設備或其能力,盼教育部支持各高中開設銜接課程,並盤點各高中的電腦及網路設備質量,讓學生順利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高中教師也建議教育部提供學習歷程檔案實例,讓高中老師協助學生準備學習歷程檔案時,能有值得學習、參考的對象。

教育部已快速調整並回應師生需求,一○九學年第一學期開始,調增學習歷程檔案中「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每件容量上限,擴增為文件檔四MB、影音檔十MB;另將上傳期程至少延長至休業式結束後兩週。

反思歷程比實際作品更重要

大學教師則提供具體建議給高中師生。他們普遍認為,比起提供實體作品成果,學生的反思歷程更重要。

林國明舉例,有學生描述自己義賣環保袋,賺取收入並捐給公益團體。但聽在大學老師耳裡,他們更想知道「學生為何想做出這項行動?設計理念為何?」

他再舉例,有學生附上科學實驗成果,但心得只描述「完成這樣作品實在太開心了。」建議以「心得」取代「心情」,描述構思這項作品的歷程、過程中的失敗經驗等。

林國明分析,「寫出自己的獨特性」是高中生待加強之處。有學生描述自己進行咖啡牛奶的實驗,過程中嘗試先加咖啡,和先加牛奶,觀察哪一種做法讓咖啡牛奶的溫度較高?有學生從自身經驗出發,了解特定行政區為何都是同一政黨候選人勝出。另有學生研究,若校園裡的椰子樹掉下椰子,一般人能有多少時間逃跑,避免被砸到?「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構想,但學生不見得能講出自己的獨特性,」他說。

至今,作伙學團隊已辦完五十場會議,每場會議都分為上下午場、分八桌討論,並由高中師生與大學教師協力打造的小組報告。林國明分享,安排高中和大學端交流,是促進相互了解的開端,比如一名法律系教授表示「我們想收到有邏輯推理、溝通表達能力和跨領域學生」,但知道高中生要花時間作課程學習成果之後,反問「花時間做這些,有空讀書嗎?」

高中老師就告訴教授,做課程學習成果,就是要讓大學審查時看到學生是否具備邏輯推理、溝通表達和喀領域的能力,向這樣可以讓高中端和大學端彼此溝通、調整。

學生準備首重「三重二不」

作伙學的報告成果,也成為招聯會公告的學習歷程檔案「三重二不」的審查原則,三個「重」包括學習歷程重視學生有沒有解決問題等核心能力,重視校內學習活動勝過校外,重視資料真實性勝過完美度。另有兩個「不」,不是學系列出的參採項目都要具備,也不是以量取勝,描述學習過程的反思更重要。

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表示,準備學習歷程首重三個「重」,第一是重視學生基本素養所展現的核心能力,像是有沒有具備解決問題等能力、有沒有學習的熱忱、個人天賦特質有沒有契合學系教育目標。

第二個「重」,是指大學端重視學生在校內的學習活動。舉例來說,學習歷程上傳項目包括課程學習成果,明確規定由學生在高中課程中製作的書面報告、實作作品、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都是以校內課程為主。學生每學年可上傳六件課程學習成果,最後最多選擇三件提交給志願校系。

第三個「重」是重視資料真實性和學生自主準備。高中老師在做學業輔導的時候,不要過度介入內容,因為老師面試時,一定會進一步詢問相關內容。

另有兩個「不」,第一個是「不是學系所列的每個項次都要具備」,大學重視多面向的參採,是綜合性的參採,不會因為少準備一項就不錄取。

教育部高教司專門委員周弘偉舉例,如果某學系重視數理能力,系上會將參考數理成績、數理相關競賽、數理相關檢定列入評等,是因為覺得三個項目都有參考價值,但不等於三個項目都要傳檔案。大學是採綜合的審查,不會因為少一項就扣十分。

第二個「不」則是「不是以量取勝」,大學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反思,學生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或多元表現,與其衝量,倒不如選一篇感動委員的資料。

朱俊彰強調,大學希望學生能從事並展現真正對自己有意義、彼此有關聯的學習活動。學生如果只是堆積缺乏意義的資料,反而不利在備審資料中,展現綜整心得與學習歷程反思。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800134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