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從2%到8%,教授升等走進多元化
2018-3-08

「這門課第一次開與現在開的樣貌差非常多。」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黃俊儒在一場座談會上說到。
開設「科學、新聞與生活」將近15年,從起初只是單純想以新聞融入科學授課,到現在這門課已成為教育部績優課程計畫,並成為全國熱門通識課之一,原因是他在過程中,不斷透過教學研究,修正授課方式。
  「老師在教學中如果不進行研究,很容易被掏空,那種掏空是講到後來連笑話都會重複,」黃俊儒坦白地指出。尤其現在科技變化愈來愈快,大學教師如果不反思,上課內容很容易脫節甚至空洞,自然無法引起學生的動機。
 但長期來大學過度偏重學術研究,並以研究做為升等的主要標準,幾乎綁架了老師投注在教學創新上。 但這樣的狀態,在過去五年內正逐漸鬆動。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豐富教師多元升等樣貌

80年代就有法源讓教師可提供技術報告、藝術作品及體育成就取代專門著作送審;從2013年起教育部更正式推動教師多元升等制度,讓大學教師升等不再只有學術研究一途,管道包括學術型、技術應用型以及教學型,5年下來,透過教學和技術應用升等的教授共計215人,已占整體8%,對比5年前僅有2%。
為了推動改變,教育部不僅成立專案辦公室,更在今年規劃「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直接提供第一線教師教學研究經費,希望吸引各學門教師投入教學實踐研究。
這筆經費與過去的補助大不同,不是由上而下補助學校、讓學校分配資源給各系所;而是由下而上、教師自發性地以教學場域中的所見問題,提出申請,不管是課程目標、教學題材、教學方法、成果評量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主題。
「透過教學改進而衍生出的實務理論,就能分享給同樣領域的其他老師,也可提攜新進老師。」該計畫教育學門召集人、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甄曉蘭指出,如果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夠幫助學生更投入學習,「這個歷程與成果一定也會具有相當的學術或實務價值。」
當學習動機成為教學成效最關鍵的源頭,大學老師也須要有制度支持他們,並因此獲得升等獎勵,「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正一步步讓大學老師參與改變。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773022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