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政治大學民族系系主任王雅萍-理解文化,交流才有意義
2016-11-09

這是一堂開設超過14年、每年仍超過500人等待候補的通識課。
開學之初,同學們會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是:「你的專業可以對東南亞有什麼貢獻?」,答案依各科系擅長的領域自由發揮,沒有標準解答。隨後,比照東協11個國家的體制,全班同學被劃分為11組,分別扮演不同國家的國民,上臺報告時,用字必須以「我們越南」取代「他們越南」,力求徹底代入角色,這正是政治大學民族系系主任王雅萍為「東南亞民族與現況」通識課設計的創意教學方式,增添課堂趣味之外,背後更藏有她「讓學生理解多元文化重要性」的夢想。
「我把我的課定義成introduction(導論),每到學期末還會進一步推薦哪裡有開東南亞史、泰語、越語或緬甸語課,鼓勵大家去上,建立起東南亞多元文化認知系統,」王雅萍表示。這堂通識一開14年,受她鼓勵而學習語言、前往東協交換或就業的學生,遍布文創、社會企業、傳產、金融等各不同領域,隨著東協蔚為潮流,有志者人數更是年年增加。
她如何激發年輕人對南向的興趣?對現今的高等教育南向政策又有哪些觀察?對此,王雅萍做了簡潔的歸納:「增進對東南亞的文化理解、突破語言關、以自身專業為底蘊,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文化絕對是最前提!」

語言很重要 但文化底蘊才有助於看見細節

一般人想學習東南亞文化,多半會從學習語言著手,先求溝通,再來進一步了解。但長年的民族學訓練,讓王雅萍提出另一條學習路徑:先了解文化,後突破語言關,最後才是國際志工、服務學習、創業等當地就業相關課程。
「打破語言隔閡很重要,但如果少了文化理解,語言就只是工具,看不見後面隱藏的涵義,」王雅萍舉例,印尼人經常將「我們」與「獨立」掛在嘴邊,單看翻譯很平常,若了解其文化脈絡,就能知道當年爭取獨立戰爭的艱困,導致她們極看重這兩項精神;而越南人最常提起「幸福」,是基於法國殖民文化的影響,女性工作勤奮,但母親節、婦女節一定要好好感謝他們的辛勞,「身為老闆,如果節日一點表示都沒有,員工一定不開心!」
如果政治經濟是硬架構,但建立友誼、人才交流要靠軟實力,而理解文化就是軟實力的集大成。
正如同王雅萍通識課第一堂的破冰題目:「你的專業可以對東南亞有什麼貢獻?」用意就在引導學生思考,如廣電系可拍影片舒緩排華現象、外交系可透過邦交國角度分析等,將個人專業變成「與東南亞的連結點」,塑造文化上的共鳴。
「換個角度想,東南亞各國對臺灣文化的接受度也很高,」王雅萍透露,自己曾帶著學生前往泰國、柬埔寨與越南做服務學習,整個村莊或曾來臺工作、或追臺灣電視劇,都對臺灣有很深的印象。再加上廉價航空與社群網站的普及,「從各層面來看,我們與東南亞只會越來越『資訊零時差』。就像泰皇過世,臺灣人的Facebook洗版只比泰國晚了不到一小時。」

高教的未來方向:鼓勵交換,不如鼓勵「先了解」

既然未來交集只會越來越多,如何盡早養成臺灣學子尊重東南亞風俗、對他者有同理心的文化素養,已是勢在必行。比起一味鼓吹東協經濟潛力、大肆獎勵交換學生,王雅萍建議,高等教育不妨從根本的「先了解」做起。
「通識課就是很能彈性發揮的空間。不管是我開的這種導論課,依照國別開的專論課,或是議題式(如聚焦探討人權議題)、但以東南亞為討論對象的課程,都能促進學生的了解,」王雅萍指出,比起新設專門系所,通識課能接觸到不同科系與背景的學生,反倒能激出意外的火花。
透過各自的專業延伸出文化軟實力,以此結交東南亞朋友,最後才是共創對雙方經濟都有幫助的事業。
此外,還有她近年開始嘗試的「主題型研究」。她設定題目,要求學生觀察東南亞各國的博物館、文化村、大學等高等教育相關機構,例如印尼最頂尖的雅加達大學,全球排名如何?有哪些特色科系?做些什麼研究?
「若同學想去交換,這些就是他們最容易接觸的地方,但如果連基本資訊都無法掌握,你怎麼知道為何而去?到當地又怎麼跟別人交流?」王雅萍直言,無論去讀書、旅行、實習或就業,對當地先有理解,才會產生好奇與熱情。這又回到最初的重點—習得當地文化、當地語言與自身專業,才能造就真正的南向人才。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778234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