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國外借鏡:韓國首爾大學、KAIST-從分數掛帥到實力至上
2016-9-10

過去,「考試」與「人才實力」是教育現場定義學生優劣的指標。現在,這兩者間的關係,越來越脫鉤。
臺灣自實施多元入學開始,雖然透過繁星、特殊選才等機制,讓學生組成越趨多元、並兼顧貧富與城鄉差距,但整體來說,學測分數仍在個人申請過程中,扮演決定性因素。
如今,不分東西方,「多元」是現在評量人才時最重要的關鍵字。

扭轉趨勢,打造新世代人才

今年,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以「扭轉趨勢(Turning the Tide)」研究報告,期望成為未來美國大學招生制度改革的藍圖。
這項獲得全美80多所大學認可連署的報告中,有三個重要的改革信號,首先載明的是,SAT分數不再是主要考量,二是減低學生學業和課外活動的壓力,第三則是錄取重點將包含社區服務與家庭貢獻。這項報告就是希望重新定義「成就」,創造更公平,更沒有經濟劣勢或障礙的入學制度。
在亞洲,升學競爭一向相當激烈的韓國,也意識到傳統考試制度對創造力的戕害,著手進行改革。
在韓國,財閥幾乎佔據8成GDP,並嚴重擠壓中小企業生存空間的情況下,為了擠進財閥的窄門,韓國學生只好透過大量補習來、考上名校來建立就業保障。
補習的學費,成為弱勢學生的第一道門檻,教育不但無法促進社會流動,以金錢所堆疊的,從學閥直通財閥的單行道,反而成為「富者越富,貧者恆貧」的幫兇。根據統計,包含首爾大學在內的頂尖知名學校,學生主要來源集中在首都圈。

引領多元風潮

為了平衡城鄉差距,首爾大學從2005年起率先實行「區域平衡早期招生」(Early Admission-Region Balancing)制度,由高中校長推薦2位學生,並提出在校成績和自傳,以面試的方式錄取新生,CSAT(類似臺灣學測)成績只要求最低限度,即類似臺灣的繁星計畫。
10年間,這項制度的錄取率由15%,逐漸提高到25%,雖然大幅降低了對聯考成績的依賴,讓錄取學生趨向多元,但因在檢討後,發現這項計畫的合格者仍有一半來自首都圈,沒讓弱勢學校與弱勢家庭的學生得到太大好處,於是在近幾年更進一步推出「一般早期招生」(Early Admission-General)制度。
進階版的「一般早期招生」,主要精神就是完全不採用入學考試CSAT的成績(除了藝術類和職校學生外),而是全面性地以書面審查、面試和口說測驗作為標準,為的就是拿掉成績,並透過面試的方式,提高對弱勢階級、不同族裔與多元家庭的錄取比例。
2015年5月,清大副教務長陳榮順與7位同仁一起去韓國首爾大學和韓國高等科技學院(KAIST)參訪,了解二校大學部招生制度。他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韓國高中畢業生不透過CSAT分數進入大學的比例已達30%。
「比起SAT成績,更重視高中在校成績,是因為從過去美國的追蹤研究,就發現大學生入學後的表現,跟高中時期的學習態度、高中成績,有比較大的關聯性,跟SAT成績的關聯度反而低。」同時擔任清大招生策略中心主任的陳榮順分享,不只首爾大學如此,素有「韓國麻省理工學院」之稱的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更幾乎以書面審查和面試作為新生選擇依據,令他印象深刻。不意外,KAIST最近獲得亞太地區最具創新力的大學之榜首,首爾大學則名列第三。
能大幅降低對考試分數的依賴,是因為韓國建立了一套嚴謹,且具官方信賴度的「高中學習資料庫」(Kore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formation Service,簡稱KERIS)。
陳榮順說明,這套資料庫從金大中時期就建立,在韓國政府的監督下,高中老師如果被發現評分方式不公,或提供不實資料,不僅會被處置,嚴重者甚至會被開除,也因此讓這項資料庫深具公信力。此外,專業、專職的資料審查人員配置,也是維持公平、減少質疑的關鍵。
本文摘錄清大副教務長陳榮順與團隊,於今年5月至韓國首爾大學、KAIST兩所大學交流其招生制度之觀察心得。


一、落實改革,政策支持是關鍵

觀察首爾大學招生改革所以能夠成功、甚而廣受迴響,其背後有兩項重要的政策引導,對臺灣教育發展極具參考價值。
第一,韓國政府以法規要求設立官方「高中學習資料庫」(Kore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formation Service,簡稱KERIS),高中教師需定期將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據實登錄於資料庫內;所登錄之資訊如有造假情事,即視為違法,將予以相關處分,最重可吊銷其教師執照。此資料庫大幅提升申請入學所仰賴之審查制度的公信力。
第二,首爾大學的招生改革起源自1996年,初始乃由首爾大學的教授群發想並提議,之所以能夠獲得落實,與政治支援有很大的關係。由於當時的主政者多為首爾大學校友或教授,促成政府著手研議相關制度,進而向大眾宣導教育轉型之必要性,於2005年正式上路。由此可知,教育轉型的成敗關鍵之一,在於是否獲得政治力的支持與推廣。

二、審查機制之建立需長期投資

申請制係一需要龐大人力與經費支持的招生制度,以首爾大學為例,該校招生辦公室每年有26位全職專業人員審查15,000多份的資料(2015年早期招生核定名額1,675人,申請人數15,532人),並需動員各系共計106位教授進行第二階段複審,才能分攤業務量。
除了在招生季審查業務,招生辦公室的工作尚包含彙整教授們的定期回饋、規劃高中宣傳活動,以及接待高中校長交流事宜,種種事項,皆有一定人力及相關資源之要求。
現今韓國有超過200間的大學,其中約60間學校宣稱,他們對申請者採用多面向審查;但實際上,一套專業的審查機制需一定規模之人力、物力及財力才能負荷,僅有少部分的大學能夠真正落實全方位審查。對此次參訪的兩所大學而言,這些投資皆是必要且重要的,唯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選擇志趣相符、意氣相投的學生。
首爾大學與KAIST兩校的招生辦公室皆極為重視其成員(無論是專業審查員或學系教授代表)培訓,參與審查的成員必須接受數十個、甚至數百個小時的訓練,才有資格正式進行審查工作。
同時,專業審查員與學系教授之間,亦透過持續的內部溝通、業務分工及對外宣導,培養良好的互信關係,使得審查結果能夠有效篩選學生。

三、跳脫「分數取向」

首爾大學每年憑CSAT成績入學者,僅佔大一新生之25%,KAIST更甚,僅有1%。照理說,這兩所韓國頂尖大學單以CSAT分數,即可網羅全國成績最好的學生,但他們卻選擇全方位審查作為主力招生管道,以申請者的書面資料、小論文及面試表現為評分要點,且甄選全程皆不參考CSAT成績,這和目前臺灣社會的主流觀念──大學的水準好壞取決於錄取學生的指考/學測分數高低──大相逕庭。
韓國社會與臺灣相同,過去亦有成績掛帥之迷思。為了轉換大眾根深柢固的既有觀念,首爾大學及KAIST每年均派教授及專業審查員向高中、家長與企業闡述校方的辦學暨招生理念,方逐漸取得外界信賴、認同與支持。
反思臺灣高等教育招生現況,在絕大多數的大學甄試階段,只要申請者學測成績達一定標準,儘管其書面資料與在校表現無甚特出之處,最後都可獲大學錄取;大學甚至設置高額獎學金,只為吸引滿級分學生就讀。長此以往,等同變相鼓勵學生以獲取高分為學習之主要目的,而忽略其他面向的表現,不利多元智能發展。
目前臺灣高中升大學最主要的問題是「考試引導教學」,一面倒地憑學科測驗的成績來評斷學生優劣,導致高中三年的學習,皆只戰戰兢兢於如何犯最少的錯誤、得最高的分數。在此氛圍下,學生進入大學後仍一味追求課堂測驗不要出錯、實驗結果不要出錯,卻少有將學習遭遇的錯誤提升至「錯中求新」的時候;對自我的探索,亦往往侷限於學業表現的範圍。
經由本次參訪,可知韓國大學在治學理念上的開放與創新;兩場會談間,韓方代表一再強調甄選過程不宜以CSAT成績高低為導向,學生是否具備「好奇心(Curiosity)」、「創造力(Creativity)」及「冒險精神(Adventure)」,才是頂尖大學選才乃至育才的重要考量。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772577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