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大專校院教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強化教學成果升等路徑
2017-7-10

為提升大專校院教師重視教學品質,讓教師教學成果能與個人升等途徑相結合,並逐漸改變學術界重研究輕教學的扭曲現象,預計自106年學年度起,教育部將推動「大專校院教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藉由提供經費補助、同儕審閱模式、教學成果公開平台的相關支持系統下,鼓勵擅長教學的教師能以教學成果進行升等,引導教師專長分工及分流,以達到教育資源投入應以重視學生學習成效為導向之目的。
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14條規定,大專校院教師分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另教師應具有專門著作經對外發表後始得升等。教師為了達到升等的目的,教師對外發表專門著作內容,傳統上大部分偏向學術研究,長久下來衍生重研究輕教學、論文發表重視SCI、忽略學生學習成效,甚至於產生論文抄襲造假等負面議題。因此,自102年8月起,教育部開始推動教師多元升等制度,開始逐漸導入不同模式的教師升等途徑,讓其他作品或報告(如技術報告、體育成就、藝術作品等)能跟傳統上的學術研究成果一樣進行升等,目前採非學術研究成果進行教師升等人數成長情形,從101學年度5.11%逐年提升至105學年
度(至106年5月23日止)11.88%,就數據顯示教師多元升等制度已逐漸獲得學術界及大專校院教師的支持。
為持續厚實教師教學品質及鼓勵以教學成果進行升等,本計畫於106及107年度共編列約1.2億元,執行方式將採類似科技部補助教師專題研究計畫模式,直接將經費補助給教師,而非給學校統籌運用,惟與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最大的不同,在於本計畫著重教學實踐研究,藉由每年補助每位教師30~50萬元、106及107年將可補助200至300位教師的方式,鼓勵教師提出對學生學習有效的各種教學措施,例如創新教學方法、開發教材、設計教學行動方案及學生評量等,再透過研究的方法檢證教學成果,未來該教學成果可進一步可作為教師升等文件;除前述提供經費挹注外,配合教師升等過程中的需要,教育部一併提供教師配套支持措施如下:
同儕審閱模式:為協助教師在不同學門領域提出的教學成果,於計畫執行期間,教育部將依不同學門領域邀請專家學者,就獲補助教師所提出的教學成果給予相關協助及諮詢,展現該學門屬性之教學實踐研究。
教學成果平台:為認可教師教學研究成果原創性及建立教學研究價值共識,未來教學成果經專家學者審查通過後,定期及學門分類方式,循學術公開模式發表教師的教學成果,並公開於網站平台,達到學術界同儕彼此學習,進一步形塑教學實踐研究氛圍。
本計畫預計至少分成7個學門領域,每個學門領域約8~10位專家學者(含2位召集人),主要任務協助教育部進行計畫審查、提供獲補助教師學術上的協助與諮詢等,本計畫發布後教師可依學門分類情形研擬計畫向教育部申請補助,可補助項目包含人事費、業務費、國內外差旅費等,每案每年約30~50萬元,預計106至107年度受理補助計畫數約200-300案。

資料來源: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http://depart.moe.edu.tw/ED2200/News_Content.aspx?n=90774906111B0527&s=7710D9DBDFCBEA97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768801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